易秋平副教授应邀在“惟新论坛”作学术报告 ——谈国家课题申报经验

12月14日下午4:00,我院举办了第四十七期“惟新论坛”。优秀学者易秋平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国家项目申报的“四不要”与“四要””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三教301会议室举行,由新葡萄8883官网AMG副院长戴魁早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在读硕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易博士站在哲学的高度针对国家课题的申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所谓“四不要”与“四要”归根到底就是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快与慢”的关系、“标题与论证”的关系、“技巧与内功”的关系、“多与少”的关系。

    关于“快与慢”的关系,易博士认为申报国家课题不能急功近利,绝不可“逢题必报”,而应当平时多积累,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水到渠成;虽然申报结果很重要但更应将快乐寄于课题申报的过程中。对于灵感的来源,易博士认为,灵感来自平时的积累,来自思维迁移的能力,来自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

    关于标题与论证的关系,易博士指出不要一味地追求题目的标新立异,更要注重论证的深度。当一份申请书的论证配不上题目的新意时,评审专家就有足够的理由否定你。特别地,她强调在论证过程中要做到逻辑与证据的统一,没有逻辑的证据堆砌和没有证据的逻辑推理都是无效的。

    关于技巧与内功的关系,易博士指出申报书的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讲究技巧而忽视内功,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她强调申报者需要注重对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从中吸收养分、增强自身内功。她认为应当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并且指出自己所申报成功的两个课题都与当初所承担的新的教学课程有关,从课程中吸收养分并找到了课题写作的灵感。

    关于多与少的关系,易博士认为在写作课题申报书之前,阅读适当数量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进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文献阅读太多也有可能让自己感觉问题都已被他人解决由此带来更大困惑。因此申报者更应当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最后,易博士强调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要认清多重关系,要秉承“中庸之道”。

    报告结束后,我院老师与易博士就国家社科课题的选题及大家所关心的其它科研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充分交流,全体与会者获益匪浅。戴魁早教授对本次活动作了点评与总结,充分肯定了易秋平同志此次讲座的思想高度,并对其为讲座的艰辛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此次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ec48d5bbb7bf4a19a13759efef2855b9.jpg

4fb25a7cc68248ae8b20d0903192f006.jpg

5e43cd1164614111bcd8e2303a54bda6.jpg